二维码
导航图标
招标网 > 项目中心 > 审批项目 > 顺平县行政审批局拟进行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示
分享到:
顺平县行政审批局拟进行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公示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4日 | 标签: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 注册 成为会员,已注册会员请登录后查看。也可拨打免费咨询电话: 400-633-1888与客服专员联系索取免费体验帐号。
进展阶段 【正式会员登录后可浏览】 所属地区 【正式会员登录后可浏览】
投资规模 【正式会员登录后可浏览】
项目业主 【正式会员登录后可浏览】 建设周期 【正式会员登录后可浏览】 进展阶段 【正式会员登录后可浏览】
项目负责人 【正式会员登录后可浏览】 联系电话 【正式会员登录后可浏览】
以上信息格式为标准模板,因信息源的原因,登录后所显示的部分信息可能无法提供以上项目的详细内容,敬请谅解。

项目详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月**日(*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示: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大街与**路交叉口西南角***行政审批局 联系电话:****—******* 邮 编:******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G***国道 顺兴路口道路灾后修复工程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寰瀛环保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本项目为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项目对水毁的G***国道顺兴路出口进行修复,恢复重建后维持旧路设计标准,公路级别为一级公路,长度*.****km,行车道路基设计宽度**米,路面设计宽度**米。中间设置中分带宽*米,两侧设置机非隔离带*米,行车道两侧各设置*.*m非机动车道+*m人行道。公路红线宽度**m。本项目位于**省******蒲上镇、蒲阳镇顺兴**延,项目起点坐标N**°**'**.***",E***°**'**.***",终点坐标N**°**'**.***",E***°**'**.***"。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建设符合河流湖库管理区相关规定。 *、生态(*)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①土地保护措施:严格划定作业边界,严禁超界占用和破坏沿线的耕地;②植被和陆生植物保护措施: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区未设置堆土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出施工区以外,杜绝随意乱丢乱扔,压毁植被和农作物;耕地附近施工时,施工活动要保证在施工带范围内进行,对路界以外的植被应不破坏或尽量减少破坏;挖方边坡施工作业时,保护好保留的坡口线以外的植被。边坡成形后应结合绿化景观设计,迅速开展全线边坡绿化生态恢复工作;恢复和补偿措施:通过加强公路设施带、两侧隔离带及中间绿化带绿化,以达到恢复植被、保护路基的目的。对于临时占地区域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临时占地;③动物保护措施: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生产区的防护工作,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严格管理施工废水、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减少水体污染,最大限度保护野生动物生境;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尽快恢复原生境;④水土流失保护措施:建筑垃圾及时清运、现场覆土未压实前采取苫盖、设置临时围挡等措施;⑤临时工程生态保护措施:项目部及道路红线外作业带根据原有或规划的土地类型恢复植被。(*)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①工程建设完成后,为减轻场内空隙地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对项目部等临时占地进行平整,保持适当的粗糙度,通过强化人工干预如洒水、养分供给、封闭等措施促进受损植被的恢复和重建,也可在雨季依靠雨水自然恢复;②在公路公路设施带、两侧隔离带及中间绿化带绿化,可以起到隔声降噪、净化空气、减少扬尘、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施工结束后按进度尽快在道路两侧完成规划的绿化工作,树种选择对CO、NOx等吸收性能较强、隔声作用较好的树种。 *、废气(*)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①采取制度保证、控制施工时间、合理确定施工时序、湿法作业、场地覆盖等扬尘防治措施;②交通运输车辆采用苫布进行遮盖,运输车辆不能超载,防止遗洒;运输车辆应当经车辆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有效,运输作业时不得超载、超高、超宽或者撒漏,且应当按规定的时间、线路等要求,清运到指定场所处理;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应采取减速措施以减少扬尘的产生;施工现场出入口配备车辆冲洗设施,设置沉淀池等设施,建立冲洗制度并设专人管理,严禁车辆带泥上路;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渣土等运输车辆,严禁沿路遗撒和随意倾倒;③施工机械采用清洁、合格的燃料;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对于排放废气较多的车辆,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等措施;④项目全部使用商品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采用热送、现场热铺工艺,现场禁止进行沥青熔融拌合。项目建设中合理调度,缩短沥青运输车辆在现场等待时间;敏感点附近路段沥青摊铺施工时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和时段。(*)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①加强对道路的养护,使道路保持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因塞车引发的车辆怠速现象发生;②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尾气排放标准,控制无尾气排放合格证车辆上路;③强化试行在用车的年检、路检和抽查制度,加强车管执法力度,控制机动车的废气排放量;④加强运输管理,保证汽车安全、文明行驶;⑤进一步改善路口的通行条件和交通干道的通行条件,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⑥区域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优质燃料油或者新能源汽车,采取措施减少燃料油中有害物质对环境空气的污染;⑦加强道路两侧绿化,栽种可吸收或吸附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乔木、灌木等树种及草坪,以控制废气向周围环境扩散,并做好绿化的维护工作;⑧执行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道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建立环境质量报告制度,以便根据实际污染状况采取必要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废水 (*)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①项目生活用水及排水依托西侧蒲**馆;②项目施工期间对机械车辆冲洗废水采取“隔油+沉淀”的处理措施,处理后的清洗废水回用于机械及车辆冲洗,不外排;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泼洒抑尘,不外排;③做好对**灌渠的防护和保护措施,张贴警示标语,距离水体***m范围内不得堆放筑路材料,禁止将生产废水和垃圾排入地表水体内。(*)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①雨污水管道修复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实施,以保证道路及周边地块雨污水能够及时进入城*雨污管网集中处置;②根据工程绿化系统设计,布置道路绿化系统,降低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③定期维护雨水口,防止雨水井垃圾淤积,造成雨水管堵塞、路面排水不畅;④加大路面清扫频率和路面管理工作,减少路面颗粒物数量以降低雨后路面径流中污染物含量。 *、噪声(*)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①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和时间;②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③科学合理的布局施工现场;④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⑤加强设备维护保养;⑥做好施工期的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监测工作。(*)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①相关管理部门应对交通噪声进行综合治理,在途经过居民区等敏感点路段设置限速、禁鸣等标志牌,合理控制道路交通参数(车流量、车速、车型等),降低交通噪声。加强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的运营状态,维持路面平整,避免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增大噪声;②在机动车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设置合理的绿化带,有效的降低噪声影响。利用地物地貌、绿化带等作为隔声屏障,绿化带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枝繁叶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乔、灌、草应合理搭配密植。 *、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建筑垃圾随产随清,运输至至政府指定的垃圾场处理或交由建筑垃圾处置单位利用,现场不暂存;在进行工程承包时将有关施工固废处置内容纳入承包内容,并在施工和工程监理过程中设专人负责,以确保控制施工固废处置措施的实施。(*)运营期固体废物:公路行驶车辆洒落的固体废物,由公路环卫工人定时清理。 *、风险防范措施认真排查施工过程中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避免施工过程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做好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来进行实施;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或造成人员伤害;做好施工队伍建设,加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防控环境风险意识。项目施工期无废水排放进入外环境;施工期间现场不设置燃煤、燃气锅炉等供热采暖设施,施工场地不设置搅拌站、拌合站等固定污染源,施工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行期间无固定污染源。

温馨提示:

• 1.此项目指备案、环评、审批、报建、规划等阶段的项目公示。招标网通过国家及各省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各部委等渠道获得。

• 2.本项目信息尚未经过我网人工核实,建议您在跟进该项目前,先进行详细核实。

• 3.即使该项目已经建设完毕或暂缓建设,也可继续跟踪。该业主可能还有相关采购项目,该项目也可能还有其它相关后续工程与服务。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请在投标或购买招标文件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咨询投标详细要求,有关招标的具体要求及情况以招标代理机构或招标人的解释为准。

地区站
东北: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南:广东 广西 海南
西北: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西南: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华中:河南 湖北 湖南
关于我们 | 成功案例 | 知名客户 | 诚征代理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友情连接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招标导航
客户咨询:400-633-1888 信息发布:13030031390 传真号码:010-59367999   京ICP证050708号-1   证书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602号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1号7层(100190)
Copyright © 2005-2024 版权所有  招标网  北京智诚风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招国联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招国联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国建伟业咨询有限公司  哈尔滨中招国联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易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